导读:发展红豆杉种植是一个可以带动行业技术进步,推动相关产业发展,保护生态环境,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地区经济水平的优良项目。
一、符合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
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,我国已加入WTO,传统农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,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次领域更广、层次更深、内涵更为丰富的全方位调整,是向农业的广度、深度进军的过程,是科教兴农的过程,是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,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经济体制的过程,是推进和实现农业观代化的过程,目前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把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增加产量、提高档次、生产附加值高、收益率大的精品农业上,红豆杉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产业,种植适生区又大多在贫困地区,如果抓好这一产业的发展,可给贫困地区农民带来丰厚的收益,使他们早日脱贫致富,同时也可为我国生物、医药等工业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,缓解目前原料严重不足的矛盾。
二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
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国家,由于植被破坏而造成的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,为此,中央作出在长江、黄河中上游地区禁伐天然林和退耕还林(草)的政策,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实施的十大工程,将中西部退耕还林(草)和生态建设及种苗工程列为重中之重,种植红豆杉可以增加西部地区林木覆盖率,改善当地生态环境,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,具有较高的生态环保效益。
三、有利于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
我国中西部地区土壤、气候、水利等自然条件差,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,大量种植红豆杉不仅因地制宜,而且种植成本低、产值高、利润大、效益持久,伴随着红豆杉的产业化发展,农民有稳定的收入,企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创汇能力,国家有稳定的税收,因此,发展红豆杉种植是一个可以带动行业技术进步,推动相关产业发展,保护生态环境,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地区经济水平的优良项目。
四、有利于保护濒危珍稀植物
红豆杉属中的大部分植物种,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列入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,由于盲目不当的采集人工扦插繁殖材料、砍伐有红豆杉的森林,加之不法商人的收购、提取技术工艺水平低等,造成了十分有限的野生资源的巨大浪费,加剧了濒危程度,为此,199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,已将红豆杉属的全部植物种列入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》名录(第—批)中的Ⅰ级保护植物。